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案例

发布时间:2018-12-29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前身是青海省交通技术学校,始建于1976年12月。2002年4月,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改名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确认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青海交职信息工程系锐捷班是锐捷网络与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产教融合人才链构建,联合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试点班。培养模式采用企业派遣企业导师常驻合作院校(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由企业导师与学校老师共同对锐捷班学生进行培养。人才培养流程如下图:

通过学徒制试点,建成了能满足学校教学和企业职工培训双重任务的实训教学基地;引入企业管理规范,强化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增加了向学生开放的实训场所和时间,提高了实训设备的利用率。2017年6月28日,全国RCNA网络工程师培训第一站在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锐捷班实验室(全称:网络技术孵化中心与导师工作室)开展。参与本次培训的学员有全国部分院校网络骨干教师、省交通厅信息中心网络维护工程师等。通过本次培训参训学员掌握了中小型网络规划与构建的相关技术技能。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也向全国其他高等职业院展现了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付出的决心和取得的成果。

通过全面综合的考核,让学生感知到网络专业学习体系是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技术,包括基础路由交换、网络安全、服务器、云计算/大数据等。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一张纸”型、“学一门、丢一门、忘一门”型的期末考核模式。包括4个考核分项:理论知识笔试、项目实施文档输出、上机调试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方案讲解与答辩。

校外实践项目,涉及主流的多个行业,包括企业、金融、政府等多个行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闭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