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大检阅,肩负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引导职能。为配合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完成国赛资源成果转化目标,以锐捷为代表的赛项执委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开展大赛资源转化工作,力求持续为IT产业培养和输送创新性人才。
分论坛上,作为大赛赛项执委会委员的锐捷大学安淑梅校长,就“从精英训练到普惠教育”的话题,在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报告总结自5月份国赛以来,赛项资源转化的阶段性成果,并汇报下一步资源转化的重点工作。她表示,锐捷网络将把赛项成果转化标准化,转化更多的微课、案例和实训成果,开展更多培训,帮助院校培养教师,通过“种子基地研修计划”以及“联合实训基地方案”开展校企融合,推动该赛项普惠更多的教育群体,让更多学生受益。

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东软信息学院温涛校长致辞。赛项成果转化过程中,得到了众多院校的积极参与。
最后,论坛通过圆桌会议的方式,邀请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的裁判长、执委会主席、执委会委员以及参数院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回答了参与院校的疑问和解惑。2017年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专家组组长邹翔,为大家做了《从技术发展看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变化趋势》的报告。
会议中,锐捷网络还为资源转化优秀学校代表颁发了赛项资源转化基金。

2008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全国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大赛一直贯彻“教产合作、社会参与、开放办赛”的理念,与锐捷大学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2017年,锐捷网络全力支持“计算机网络应用(高职)”赛项,赛前,引入了最新技术和应用考核点;赛中,提供比赛设备和现场保障;赛后,积极推动大赛成果转化。
锐捷网络一直秉承教育部的主张,在大赛成果转化方面不遗余力,从锐捷产业联盟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种子基地教师培养项目,到暑期17场专项技术培训活动、锐捷网络学院计划,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作为传统赛项,已经逐渐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教融合”的局面,切切实实的推动了大赛从“精英训练”转变到“普惠教育”,让更多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受益。